片山一行的《編輯這一行》是我這幾年來,看完後覺得最實用、最精彩的一本編輯書。必須讚賞一下繁體版的書名,跟作者名字呼應的小巧思我覺得很可愛!
多數日本編輯寫的所謂「編輯書」,多半是寫自己跟大牌作者的往來互動或成就一些暢銷書的經過,台灣讀者讀起來難免有距離感。反觀片山這樣從個人經驗出發歸納出的「暢銷書法則」,日本出版界的樣貌與台灣可互為參照,對編輯來說是一本很多重點可以畫的書。
不過,比起這些暢銷書法則,但我更喜歡片山在書中提到的「編輯的小堅持」,正是我會斤斤計較的地方,例如書名頁後面必須保持空白頁、編輯必須略懂一些設計語言以利溝通、不要為了省紙而犧牲了閱讀的舒適感等等。
片山這本書之所以得我心,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沒有老人說教感,畢竟是從1975年就投身出版的老前輩寫的書,老實說開始讀之前我是害怕的,擔心又是「話說當年勇」的那種經驗分享。
並非那樣的經驗談沒有參考價值,而是事過境遷,手機出現、社群崛起、休閒娛樂的多元,人們對「閱讀」的詮釋也有所變化,無論是資深、還是菜鳥編輯,若是不能感受這樣的改變,並進一步接受它、轉化到編務上,那麼再多的「當年勇」都只是記憶裡的紀念碑罷了。
這本書推薦給好奇出版業、想當出版人、正在當編輯、老是喜歡述說當年勇的人。
#編輯這一行 #職業としての編集者
#片山一行 #臉譜出版
#B編的冊格仔